Q:阻隔防爆材料有什么作用?
A:防火、防爆、阻燃、防撞击
阻隔防爆材料设计原理
YQ-阻隔防爆材料中的网眼组成蜂窝状结构,把容器内腔分成许多很小的“小隔室”,这些隔室可以阻隔火焰的传播,同时,这种蜂窝结构在单位体积内具有极好的导热性,可以迅速地将燃烧释放出来的绝大部分热量吸收掉使燃烧反应后的最终温度大大降低,反应气体的膨胀程度缩小,容器的压力值增高不大。此种防爆材料具有良好的抑爆性能和耐腐蚀能力。易通阻隔防爆材料按固定的密度方式填满在装有易燃、易爆介质的容器中,即使容器中空气与相应的易燃气体混合到达爆炸的极限时,遇到明火、静电、猛烈撞击、枪击、雷击等极端情况时也不会发生爆炸事故。
火焰受阻效应:火焰传播与流体流动相似,影响火焰传播速度的因素之一是其传播的阻力,阻隔防爆材料的孔隙决定阻力。孔隙大传播速度快,孔隙小传播速度慢。孔隙小到一定限度即可停止火焰传播,这种火焰传播受材料孔隙阻碍的效应叫做材料的阻隔。
热传导效应:爆炸火焰在传播过程中,伴随着热量被比表面面积很大的材料快速吸收和散失,火焰传播强度减低,所以能量递减,直至熄火。
自由基“器壁吸附”效应:混合爆炸是自由基的连锁反应,反应速度受单位容积内自由基的数量限制,而自由基可被器壁表面“杂质”;和“器壁”材料吸附,这种“器壁吸附”效应减少了单位容积内自由基的数量。“器壁”表面积越大、“杂质”越多,自由基被“吸附”的机会就越多,因此单位容积内自由基的数量就越少。参与燃烧反应的自由基数量被减少,抑制了燃烧爆炸反应速度,直至反应中断。
降温效应:燃烧产生的热量可进一步提高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度,直到爆燃、爆炸。阻隔防爆材料的导热性起到了散失热量、降低温度的效果,这“降温效应”抑制了温度的上升和反应速度的加快,使其无法形成爆燃、爆炸。